恒行娱乐



      内页banner

      新闻分类

      非标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制造的关系

      非标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制造的关系

      发布日期:2019-07-27 作者:昆山恒行娱乐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  :

      非标机械手

      目前市场上炒的非常热的智能制造 ,它到底和非标机械手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以下我们逐一分析。


      2017智能制造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于近日在北京召开。据大会透露的诸多信息显示 ,智能制造的推进已经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重大进展 ,新型智能技术又将进一步为智能制造的落地提速。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培育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周济也作了题为“数字化制造 、智能制造1.0和智能制造2.0”的报告。


      数字化 、智能化深入全球制造服务链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布局智能制造 ,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先机。以自动喷涂机器人、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路甬祥指出,德国的工业4.0 ,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 ,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无人工厂与协同机器人等,为网络智能制造服务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全球合作分享提供了新机会、新方式和新空间 。世界制造业发展即将迎来新纪元 。


      20世纪中叶 ,计算机 、数控机床的发明,开启了数字化制造的时代。半导体、IC 、程序控制器、工控软件、现场总线 、AGV和工业机器人等技术支撑推动了数控中心和数控生产线的发展,将制造业推进到了柔性制造阶段 。进入新世纪 ,互联网 、物联网、大数据 、VR/MR、AI、云计算、3D打印等技术日新月异 ,将数字化 、智能化推进到制造服务的整个产业链和生态链。从终端智能拓展到终端/云端协同智能 ,从基于测量传感、模型程序的智能控制发展到基于视觉感知 、混合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的网络系统智能,从一个屋顶和工厂内拓展到全球网络智能设计制造与服务,从微米减材制造拓展到纳米精准减材/增材制造 。为真正实现零库存、零废品、零停机、零错配的数字化、网络化 、个性化、定制式智能设计制造与精益经营服务共创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智能制造是培育全球新动能的关键


      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变的产业升级阶段。对中国而言 ,《中国制造2025》已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苗圩指出,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抓住智能制造这个核心,必将对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据悉 ,我国已经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装备、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一些关键技术与装备取得重大进展,探索形成网络协同制造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一批较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持续深化国家 、地方和企业层面的智能制造国际合作。总体来看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推进智能制造的社会共识已经形成,成效不断显现。


      苗圩强调,要积极主动适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在良好开局基础上 ,加快培育智能制造发展生态 ,推动智能制造深入发展:一是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落实“五三五十”重点任务;二是持续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积极开展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三是着力增强标准、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安全的基础支撑能力;四是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生态,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新经济四大驱动力三个与ICT有关


      周济在2017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 、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普及应用 、系统集成式创新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四大驱动力  。


      首先是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50年来半导体行业的传奇定律——摩尔定律标志着整个信息行业的飞跃,不仅仅是芯片,还有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都在飞跃发展 。特别是过去10年,移动互联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几乎同时实现了群体性突破,全都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 。


      其次是数字化 、网络化的普及应用。数字化和网络化应用的范围无所不及,使信息服务进入了普惠计算和网络时代 ,真正引发了一场革命 。


      再次是技术融合和系统集成式创新。系统集成式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方法 ,可能它使用的各种技术并不是最新的创造 ,但这些技术的组合就是革命的创新 。苹果智能手机、特拉斯电动汽车就是系统集成式创新的成功典范 。未来最大的机会来自新型技术和现有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融合,这将颠覆未来的技术和产业。


      最后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近年来,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高速发展,不仅有量的突破,更有质的飞跃。由于智能机器的学习能力和执行任务的复杂度正以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速度将大大超过前几次科技革命的速度。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将成为下一个数十年颠覆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核心技术 。


      周济特别强调 ,人工智能2.0技术将引领智能制造从1.0走向2.0。他表示,智能制造1.0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 ,最重要的特征是在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网络互联和系统集成,其技术层级相当于工业3.5。智能制造2.0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将分三大阶段落地


      智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包含了制造业的数字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由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1.0和智能制造2.0等三个不同范式的制造系统逐层递进组成。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大系统工程,要从产品、生产、模式、基础、系统五个维度认识,系统推进。


      在周济看来 ,智能制造系统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是智能产品是主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实现机械产品创新的技术,让机械产品向“数控一代”乃至“智能一代”发展 ,从根本上提高了产品功能、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比如轨道机车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速机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二是智能企业是主线。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也是生产技术创新的技术 ,让制造业向智能化集成制造系统发展,构建智能企业 ,全面提升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比如西门子成都工程实现了从设计 、产品研发、生产到物流配送和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和网络化。


      三是产业模式是转变的主题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催生了产业模式转变或创新:一方面 ,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定制化规模生产;另一方面 ,产业形态从生产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总的来说,最根本的产业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比如GE,它通过技术创新使得对发动机叶片、发动机全部数据进行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对于发动机已经不是故障诊断,而是健康保障系统。通用这样一个技术使得它现在不仅仅是产品出售的方式,而是采用按小时支付的商业服务模式 ,从生产型的制造走向了服务型制造的产业。


      四是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构建信息-物理系统,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


    1. 在线客服
    2. 在线留言
    3. 在线咨询


        XML地图